如何让资本与电影更加亲密?分享资本与电影那些事!
影视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
近年来,中国影视市场呈现出起伏不定的态势。根据灯塔研究院的数据,2024年的票房收入较上一年下降了22.66%,达到425.02亿元。今年的票房冠军是春节档上映的《热辣滚热》,票房收入高达34.6亿元,但与过去五年相比,这个成绩仅略好于2020年。
影视市场变化
在日常娱乐活动中,观影频率似乎越来越低。2024年共有10.1亿观影人次,人均观影频率为2.34次。其中,约57%的观众一年只看一次电影。新观众主要是冲着热门档期而来。
由此可见,档期和非档期的票房差距越来越明显。根据《2024年投资报告》,超过95%的票房来自于热门档期的电影,而非档期仅占5%。
影视发展趋势
随着大规模投资和创作的影片增多,为了避免失败,许多影片纷纷选择抢占热门档期。2025年春节档已经有6部电影定档,均为各公司的年度力作。这种档期竞争使优质电影难以脱颖而出,导致整个影视市场变得更加冷清。
优质电影与市场发展,成为了“先有鸡还是先有蛋”的问题。据产业链研究院认为,如果不能持续引入优质电影,就难以保持市场热度;但在制片方看来,市场低迷导致电影投资风险增大,从立项阶段就倾向于抢占热门档期。
影视产业发展建议
从影视市场融资的现状来看,依然处于寒冬之中。在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,华山公影业CEO王易冰坦言,近两年最大的感受就是“钱紧”。而在机构调查中也指出,社会资本对电影行业投资有所减少。同时,行业内公司上市和再融资的步伐也放缓,使得行业资本面临相对严峻的窘境。
笔者建议,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缓解影视市场融资困境。
鼓励产业并购
推动上市公司加强资产重组。影视产业并购数量自2016年以来呈下降趋势,应当提高收入灵活性和评估效益,鼓励影视产业并购,特别是支持民营影视公司扩大规模,在竞争中调整资源、加速成长,有利于提升行业抗风险能力,巩固优质电影的投资实力。
建立多元化融资平台
鼓励社会资本参与。推动影视公司充分利用金融资源,投资鼓励性、开创性的电影项目,扩大电影专项基金的支持力度,拓展细分专项基金领域,如中国电影基金会设立的“女性电影专项基金”,为中国女性电影发展提供支持。同时,利用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,做好项目信息公开披露、展示。
增加非票房收入
缩短项目回款周期。目前电影项目的投资周期较长,2024年票房前50的国产影片平均从立项到上映间隔时间为2.71年,而项目的商业模式相对简单,收入主要依靠票房。因此,影视公司应该努力推动电影衍生品、版权销售、在线流媒体平台等多元化收入渠道,减少对票房的依赖。同时,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财务管理,缩短应收账款周期,提高资金周转效率。这样既缓解财务压力,也有利于吸引更多资本流入电影投资市场。
加大金融支持力度
由于影视行业属于轻资产行业,目前金融机构的支持主要是项目贷款、流动资本贷款、设备更新贷款和资产基金等。在实际操作中,还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,通过贷款、股权投资、基金等多元化金融工具,全方位支持影视创作和发行各个环节的融资效益,为影视公司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。
“让资本与影视更加接近。”正如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第七届“中国电影新生代论坛”上所言,要想从影视大国向强国迈进,必须创立更加开放、支持、法制化的投资环境,吸引资本参与影视强国建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