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一鸣:香港楼市调控或将经历痛苦和漫长的调整期

频道:国际视野 日期: 浏览:7900
# 香港楼市的现状与未来:高成本与转型的挑战

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长时间的繁荣,港人购房的热潮令其成为城市繁荣的象征。然而,随着经济进入转型期,香港却面临着缺乏新的持续增长驱动力的困境。资深地产分析师弛一啼(Derek)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指出,未来香港楼价的发展高度依赖于竞争力的保持,而当前的气候充满挑战。在大湾区不断融合的背景下,香港的商业成本和资产价格将愈加难以维持高溢价,预计未来的调整过程将会“艰难且深远”。 # 高企业成本对房地产的影响

弛一啼在采访中坦言,当前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利率在5%至7%之间的压力。他表示,经济环境若无改善,楼市也难以回暖。他指出,政府即使放宽对炒房的限制,但还须首先解决企业的资金困境。

他进一步分析了当前香港的商业环境,指出高昂的经营成本使得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缺乏吸引力,这直接影响了香港的商业投资。 # 大湾区一体化与香港的未来

随着高铁等大型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,香港与大湾区的联系日益紧密。弛一啼强调,香港融入大湾区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,两个地区的边界只会越来越开放。“我们要问自己,为什么在大湾区的性价比如此高的情况下,我们还要在香港浪费资源?”他警告,如果香港不能正当化其高成本,企业和资本将会不断流向大湾区,结果将对香港的经济造成重大压力,直至两个地区的价格差距缩小到香港重新具备竞争力。

他表示,业主只有在店铺空置后才会迫于压力降租。员工只有在裁员后才会接受降薪,这表明“全面成本调整的过程将会极其痛苦和深远。”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中,弛一啼认为住宅市场相对较好,因为在租金降低的情况下,仍然存在刚性需求;而写字楼和商铺则由于营收不足,降租的可能性较小,零售市场的复苏也变得更加不可预测。

张一鸣:香港楼市调控或将经历痛苦和漫长的调整期

# 港股市场的反弹困难

在谈到当前置业机会时,弛一啼回顾了2012年他发表的关于香港楼市周期的研究。他认为,未来楼价能否继续上涨与香港在国际层面的竞争力至关重要。他指出,只有当香港增强竞争力,持续吸引人流和资金,才能确保未来周期的高位将高于过去的高位。

他进一步阐述,当前港股市场缺乏吸引外资的能力。由于整体板块表现平平,外资对港股的兴趣逐渐冷却。外部环境的影响实际上是次要因素,关键在于如果外资持续不进场,港股的流动性将受到影响,估值也会低迷,这将进一步阻碍优质企业在香港上市。

弛一啼建议,香港应主动寻求竞争优势,吸引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企业,如TikTok等在港上市,以改善外资对港股的看法,激励投资者的热情,从而打破恶性循环,推动经济复苏。 # 战略思考与未来发展

除了以上问题,弛一啼还表示,未来香港最应关注的领域是航空业。他指出,大湾区内至少有五个机场,许多城市正在积极发展航空业务,深圳将建设新的跑道和客运大楼,广州也已宣布兴建新机场。票价的低廉意味着大湾区的航空业竞争将日益激烈。如果香港失去竞争力,将面临严重后果。他呼吁政府提前布局,确保维持优势。

弛一啼感慨,香港的居民曾享受数十年的“买楼坐着赚钱”,传统行业的竞争力逐渐下降,未来的关键在于能否抓住优势,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,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味追求名声与地位。 # 新型治理模式的呼唤

在谈到香港特首的选拔时,弛一啼提到澳门新特首岑浩辉并非在澳门土生土长,反而打破了传统的“澳人治澳”的常规。他认为,作为特首,最重要的是理解要害的政治,通过这种方式为香港争取最佳的策略和资源,促进香港发展,从而更好地贡献于国家。他因此认为特首可以由“新香港人”担任,以带来更适合的治理模式。

弛一啼指出,香港内部的政治关系似乎已经不再紧张,因此特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外部的关系,包括与大湾区的合作、资源的配置与策略的制定。

他进一步分享了自己在从事政治工作的经历,强调许多香港人对“要害政治”缺乏了解。他相信由熟悉这些政治动态的非土生土长的人士担任特首,可能会对香港的未来发展更加有利。 # 结论

总体来看,香港在经历了数十年的繁荣之后,正面临着深刻的转型挑战。企业成本的高企、大湾区的整合、港股市场的低迷,以及航空业的竞争加剧,都为香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严峻的问题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调整经济结构、增强国际竞争力、借鉴他人成功经验,以及适时引入新型治理模式,将成为推动香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考量。

Sitemap.html